当前位置:首页>商业 >

娃哈哈砍掉年销 300 万以下经销商,渠道大变革引关注

时间:2025-08-10   来源:实践发展网
近期,娃哈哈在渠道策略上的重大调整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据第一财经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在宗馥莉的 “铁腕” 策略推进下,娃哈哈正大刀阔斧地陆续砍掉年销售额低于 300 万元的经销商,这一举措在经销商群体中掀起波澜,甚至出现突然 “一刀切” 的情况,部分经销商反馈娃哈哈方面还有未结清款项。在这一过程中,有些经销商无奈结束了与娃哈哈多年的合作,而有些则被并入大型经销商,由此又引发了一系列经销商之间的款项结算难题。


从零售终端来看,当前娃哈哈在竞争激烈的水市场面临不小压力。部分经销商反馈,与竞争对手农夫山泉相比,娃哈哈在实体店的销售量明显逊色。在合作层面,经销商普遍感觉由于市场竞争白热化,销售压力持续增大,娃哈哈的渠道正经历一场 “大洗牌”。而冰柜投放不足问题成为此次经销商 “洗牌” 的导火索之一,有一位拥有 15 年娃哈哈代理资格的经销商,只因冰柜投放未达标,便一朝被废;还有经销商面临销售指标翻倍增长的情况,库存积压高达 300 万以上。


从市场一线反馈来看,销售任务量的变化给经销商带来沉重负担。一位来自湖南省的娃哈哈经销商透露,自 2025 年起,全年销售额任务相较于 2024 年增长了 50%,并且明确规定,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未完成销售额任务,或者出现连续负增长、配置不达标等情况,将直接取消经销权。山西省运城市的经销商也表示,若连续两个月销售额达不到目标,就很可能被取消经销商资格。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位代理商则感受到,宗馥莉接手后,对经销商的管理愈发精细,过去仅分配全年总销售任务,如今每个产品品类都单独设定了销售任务,这使得众多经销商在巨大压力下倍感焦虑。例如,经销商李月向第一财经记者诉苦道:“目前库存已远超正常水平,高达 300 万,而正常库存应该在 70 万 - 80 万。今年红茶更换包装后,销售情况变得更差,7 月销售任务为 60 万,可到现在还差 20 万未能完成。”


在江西省萍乡市,做了 15 年娃哈哈经销商的王新,去年业绩超千万,却在今年突然被砍掉经销资格。王新无奈地表示:“2024 年起,娃哈哈开始淘汰年销 300 万以下的小经销商,可我没想到自己这样年销售千万的也会被淘汰。而且淘汰理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3 月 27 日到货 83 台冰柜,4 月 10 日公司检查时我只投出 40 多台。在萍乡这样可口可乐、农夫山泉、东鹏等品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半个月内投完 80 多台冰柜根本不可能实现。”


那么,娃哈哈为何要淘汰年销 300 万以下的经销商呢?截至目前,娃哈哈官方尚未对此给出明确说法。但通过对诸多经销商的采访可以了解到,由 “大经销商” 接管一些 “小经销商” 是此次 “大洗牌” 背后的模式之一。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许是为了解决一些区域经销商之间存在的串货、多角债务等问题,通过让数量相对少且实力更强的 “大经销商” 来统一运作,提升市场运营效率。


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便是此次变革的亲历者。酒泉当地有两家娃哈哈经销商,一家负责老产品,年任务量在 800 万元左右;吴永负责新产品业务,是娃哈哈在当地的二级经销商。2024 年 9 月,娃哈哈宣布停止与年任务量 300 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合作,吴永也在被清退之列,并且娃哈哈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暂停了他的合作资格。吴永在申诉材料中指出,由于自己经营的是新品,产品数量有限,总量确实难以达到 300 万元以上。然而,2024 年 3 月到 9 月的销售旺季数据显示,其销售额分别实现了 1164.8%、410.9%、786.5%、316.9%、58.7% 和 9991.9% 的大幅增长,增长势头极为可观。因此,他认为娃哈哈直接取消其经销资格的做法极不负责任。据吴永了解,取消 300 万以下经销商资格是为了将市场 “整合成大的经销商” 模式。在他的经销资格被取消后,原由其负责的市场被转交给另一家经销商。但令人遗憾的是,娃哈哈官方对此未作出任何解释,仅以 “上面的意思” 回应,同时,娃哈哈还拖欠了吴永近 2 年的销售费用。在取消资格前,娃哈哈要求吴永购买了 20 台冰柜用于市场推广,而如今资格被取消,这些冰柜也失去了用途。吴永表示,关于被拖欠的销售费用及冰柜处置等一系列问题,娃哈哈官方至今未提供任何解决方案。第一财经记者尝试联系吴永所在的娃哈哈甘宁大区,但其相关负责人以裁撤 300 万元以下经销商的情况涉及公司机密为由,拒绝回应。此外,在合并经销商过程中,娃哈哈管理混乱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吴永将 980 件货品交给接手的另一家经销商后,截至目前仍未收到相关货款,多次询问娃哈哈甘宁市场区域负责人无果后,厂方竟建议吴永报警处理。


对于娃哈哈此举,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快消品行业合并经销商的行为并不罕见。一般情况下,快消品企业采取合并策略,主要是为了保障大经销商的利益,借助大经销商强大的物流、市场开拓和铺货能力,进一步拓展市场,确保渠道价盘稳定,维持市场体量。例如,当企业计划推出大量新产品时,小型经销商往往难以有效承接推广任务。而且,减少小型经销商数量,还能降低企业的管理、人员等费用成本。不过,朱丹蓬也强调,娃哈哈在推进这一策略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大经销商的管控力度,避免出现新的市场问题。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娃哈哈就已陆续对部分经销商进行淘汰,但这一举措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仍有待观察。在部分员工看来,2024 年娃哈哈销量暴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宗庆后去世引发了舆论热潮,消费者出于缅怀掀起 “野性消费”,随着这股热度逐渐褪去,销量下滑问题也随之显现。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娃哈哈品牌老化问题严重,新品研发步伐缓慢,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营销方面,娃哈哈也未能紧跟时代潮流,缺乏创新推广手段。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延续销量增长态势,娃哈哈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年轻化建设,加大新品研发投入,积极创新营销手段,从而重新赢回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罗贤亮则表示,当前娃哈哈遗产风波引发了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品牌的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在短期内很难修复。受此影响最大的,是那些依赖情怀消费的产品,如 AD 钙奶、纯净水以及八宝粥等。一直以来,娃哈哈以 “家文化” 作为品牌核心竞争力之一,此次风波无疑对娃哈哈品牌形象造成了较大冲击。在遗产风波的阴影下,情怀消费逐渐减弱,而此次淘汰与部分合并 “小经销商” 的策略能否成功,还需时间来验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