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济 >

中方回应 “希望美放宽芯片出口”:一贯反对恶意封锁与打压

时间:2025-08-12   来源:实践发展网
8 月 11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关于中方希望美方放宽对高带宽内存芯片对华出口管制的相关提问。路透社记者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近期中国官员向美国专家表达了这一诉求,认为此类芯片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美方管制或阻碍华为等中企自研人工智能芯片,且中方将此作为双方贸易协议一部分。
林剑对此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他强调,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反对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这种做法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林剑说道。
近年来,美国不断升级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从禁止特定高性能芯片出口,到限制相关技术转让、将众多中国芯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等,一系列举措严重冲击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稳定。高带宽内存芯片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部件,其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在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中心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方对这类芯片的出口管制,无疑对中国相关企业的研发进程和业务拓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此前,中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也曾多次就美方芯片出口管制问题表明立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指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芯片产品加严管制,甚至干涉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芯片,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行径。美方行为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稳定,冲击全球科技创新。
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强调,科技交流与合作本应促进全球共同进步,而美国将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平竞争精神。今年 7 月,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表示将恢复向中国出口其 MI308 人工智能芯片,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指出,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打压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这种做法扰乱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从产业角度来看,全球半导体产业早已形成紧密的分工合作格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拥有庞大而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限制芯片出口不仅损害中国企业,也使美国相关企业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受到影响。例如,英伟达公司高管曾预估,美国的禁售措施将导致公司两季度累计损失 135 亿美元收入,并可能错失高达 500 亿美元的中国算力市场。
此次中方回应 “希望美放宽芯片出口” 诉求,再次凸显了中方对公平、开放、非歧视性全球科技贸易环境的期待。中方始终认为,各国应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而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停止对中国的恶意打压,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