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旺季,不少人发现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景区门票价格比官方渠道低了不少,有的甚至直降百元,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但这些低价票背后暗藏着不少风险,让不少人在 “买” 与 “不买” 之间犹豫不决。
二手平台上的低价景区票来源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 “黄牛票”,一些人通过抢购景区限时优惠票、团购票等方式囤积门票,再以略低于官方正价但高于成本的价格转卖,从中赚取差价。二是 “员工票”“内部票”,声称是景区员工或合作单位的福利票,这类门票往往没有正规购票凭证,且使用范围和期限可能受限。三是 “退票改签票”,部分游客因行程变动无法前往景区,将已购买的门票在二手平台转卖,但很多景区规定门票不可转售,这类门票可能无法正常使用。四是 “假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低价吸引消费者,售卖伪造的景区门票,导致游客无法入园。
购买二手平台的低价景区票存在诸多风险。首先是 “验票难”,很多景区实行实名制购票,门票与购票人身份信息绑定,二手平台购买的门票可能因身份信息不符无法通过验票。例如,有游客在二手平台购买了某知名景区的门票,到了景区入口却发现门票已被使用,或者因身份信息不匹配被拒绝入园,此时联系卖家却发现已被拉黑,损失难以挽回。其次是 “维权难”,二手平台的交易多为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缺乏正规的合同和票据,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权。此外,部分低价票可能存在有效期短、使用限制多等问题,游客购买后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造成经济损失。
那么,二手平台的低价景区票到底能不能买呢?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通过景区官方网站、官方 APP、正规旅行社等渠道购买门票,这些渠道虽然价格可能略高,但能保证门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售后服务有保障。如果确实想在二手平台购买,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仔细查看卖家信誉和评价,选择信誉良好、评价较高的卖家;二是询问门票的来源、使用条件、有效期等信息,并要求卖家提供购票凭证;三是尽量选择支持 “未使用可退款” 的交易方式,降低风险;四是避免购买价格过低、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门票,以免遭遇诈骗。
景区方面也提醒游客,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二手平台的低价门票,以免影响旅游体验。同时,景区将加强门票查验管理,严厉打击倒卖门票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
总之,二手平台的低价景区票虽然诱人,但风险不容忽视。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保持警惕,权衡利弊,选择正规渠道购票,才能让旅游更加安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