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假院士”“假参事” 等身份造假事件接连曝光,引发舆论哗然。这些不法分子凭借虚构的显赫头衔,在学校、企业、行业论坛等场所招摇撞骗,上演了一幕幕荒诞闹剧。
“假院士” 阮少平的多重伪装
名为 “阮少平” 的男子,长期以 “中国科学院院士” 身份示人,还自称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古法针灸传承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兼博导、水泊梁山阮小七第二十七代传人、雷神山及火神山政委、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原副校长等。其伪造的身份横跨医学、历史、军事等多个领域,令人咋舌。
今年 8 月初,媒体率先对阮少平的 “院士” 身份提出质疑。经核实,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无 “阮少平” 此人,其院士身份系伪造。不仅如此,所谓雷神山、火神山政委以及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原副校长等头衔,也先后被证伪。
阮少平的行骗足迹遍布各地。他曾前往广东某小学参观指导,受到学校方面的接待。在一些商业、医疗活动中,也频繁以 “院士” 身份亮相,获取不当利益。例如,他宣称能通过看面相知晓病症,为患者开出处方,制成药汤后向患者收取每月 7000 元至 1 万多元不等的费用,且看人定价。此外,5 月 25 日,他还以医学院士身份在深圳市龙岗区文博宫举办收徒仪式,计划招收 108 个徒弟,每人收取 3300 元拜师费,活动现场挂有其宣传横幅。尽管其亲属否认收取拜师费,但当日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后,前往现场带走多人调查,活动被迫取消。
“假参事” 余鹏翔身份存疑
无独有偶,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余鹏翔也被指冒充国务院参事。公开信息显示,2024 年 12 月,在深圳宝安举办的供应链生态峰会上,“国务院参事余鹏翔” 登台致辞;2024 年 7 月,在广州举办的 “数智中医发展大会” 上,他又以 “国务院前文化巡视员、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室参事(正部在职)、中国素质教育协会荣誉主席” 等身份现身。直至今年 3 月,仍有自媒体刊发 “国务院参事,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余鹏翔” 的公开活动报道。
8 月 7 日,澎湃新闻从权威部门获悉,余鹏翔 “国务院参事” 的身份确系伪造,国务院参事室官网上并无任何关于他的信息。面对质疑,余鹏翔回应称 “余鹏翔” 并非其真名,还称自己于 2023 年成为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参事,只是别人常省略说成 “国务院参事”。但当记者要求其提供证明身份的相关证件时,他以证件在北京家中为由拒绝出示。经国务院参事室一位工作人员判定,余鹏翔在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微信群里发布的 “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聘书” 照片为假。
涉事机构态度及后续调查
阮少平被曝光为假院士后,曾为其刊发报道的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陷入舆论漩涡。该促进会会长李世玉否认认识阮少平,称促进会举办的活动从未邀请过他。据其解释,促进会发布相关新闻稿,有时是主办方提供稿件,有时由志愿者撰写,未对参会者身份进行严格审核便予以发布。而促进会永久名誉会长李建辉则表示,在一次中医药研讨会上结识阮少平,因其表现热情、爱国,便与之交往。后来应母校虎山中学邀请,带阮少平参加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事引发报道。面对舆情,李建辉后悔不已,称给母校和促进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表示愿意辞去名誉会长职务。
对于余鹏翔冒充国务院参事一事,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同样难辞其咎。该促进会与余鹏翔关系密切,其旗下媒体多次报道余鹏翔以虚假身份参加的活动。8 月 8 日,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阮少平等人假冒身份参与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相关活动的报道,将对该组织展开调查。8 月 7 日,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发布《关于公益活动中加强防范的警示》,指出阮少平在活动中虽未直接牟取利益,但动机不纯,误导公众,损害了公益事业形象,强调要严格审核身份、强化监督机制。
背后折射的社会问题
在信息公开的当下,核查 “院士”“参事” 等身份并非难事,然而这些骗子却能屡屡得逞。一方面,部分机构存在 “头衔” 饥渴和 “帽子” 崇拜现象,过于迷信权威,在邀请嘉宾时不加审核,盲目为骗子提供舞台,以提升自身 “档次”,双方各取所需。另一方面,骗子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通过参加各类活动、炮制新闻报道、打造百度百科等方式,为自己营造虚假光环,逐步骗取信任。例如,阮少平通过展示与退休副部级官员的合影、发布参加活动照片等手段,增加自己的可信度。此外,社会对学术头衔的过度追捧,以及学术打假机制存在的漏洞,也为假院士、假参事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此类事件不仅损害了正规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声誉,还可能误导公众,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杜绝类似现象,需要涉事机构增强自律,严格把关;相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维护声誉;全社会也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对于查实的造假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让骗子无处遁形,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