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 >

高考后暑假去补课 单科收费近千元,学生家长陷入两难

时间:2025-08-11   来源:实践发展网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本该是准大学生们尽情放松、迎接人生新阶段的悠长假期,然而,一股补课热潮却悄然席卷而来。在 “不能输在大学起跑线上” 的观念驱使下,众多准大学生及其家长纷纷投身补习市场,而单科近千元的收费,让这场补习热背后的压力愈发沉重。
近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一种名为 “高(中)大(学)衔接班” 的补习班正悄然兴起。在北京海淀区的国际财经中心,某知名教培机构推出的大学预科班试听课现场,座无虚席,不仅有大量准大学生,还有不少家长陪同。教室角落的海报上,“大一新生暑期蓄力,入学抢跑一步” 的标语格外醒目。一位前来试听的女生无奈吐槽:“从小学就开始上这家机构的课,没想到高考结束,上大学前还要来上。”
所谓 “高大衔接班”,即准大学生利用高考后的暑假,提前学习大学知识。目前市面上的衔接课程丰富多样,涵盖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英语四六级、大学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等理工类和英语类课程。某机构推出的 “30 天学业领先计划”,线上授课,单科报价 980 元,若选择涵盖英语四级、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编程的四门科目组合,则需 1880 元。还有机构推出的大学预备营套餐,包含 25 天的课程,从早上 9 点持续到晚上 9 点,中间仅休息 3 个小时,线上直播授课,售价高达 1980 元。更有甚者,推出了为期 8 天、报价 15800 元的生涯发展夏令营,课程内容从有效社交、财商培养,到恋爱心理学、礼仪形象等,一应俱全。
不少家长对这类衔接班趋之若鹜。在试听现场,一位陪孩子前来的家长表示:“现在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总比不灌要好,没有坏处。虽说孩子不太乐意,但我也是软硬兼施才把他劝过来的。” 在家长们看来,提前学习大学知识,能让孩子在大学学习中抢占先机,避免在未知的大学生活里落后于人。某知名教培机构的销售顾问也深谙家长心理,向记者推销时直言:“提前学肯定比上大学再学好,上大学之后时间紧任务重,不一定能学得扎实。你看那些高考英语 147 分的孩子,都已经在学六级了。” 此外,该机构还强调,高数挂科会影响考研、保研,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焦虑。
然而,高昂的补习费用让许多家庭倍感压力。对于一些普通工薪家庭而言,单科近千元的补习费并非小数目,若选择多门课程组合,费用更是让家长们捉襟见肘。但即便如此,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少家长还是咬咬牙选择掏腰包。
教培机构口中所谓的高中、大学知识断层,真的严重到需要花重金提前补习吗?东南某省一所 “双非” 高校数学科学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指出,高中与大学在课程体系上确实存在一定断层,部分高中阶段应掌握的知识,因高考考查较少,不少高中选择不讲或简单带过。为了帮助学生平稳过渡,苏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在今年暑期面向高中应届毕业生,推出了大学数学衔接课程。不过,这些高校推出的课程也收费不一,苏州大学为期 5 天的线下课程,食宿自理,早鸟价学费 2988 元,标准价学费 3688 元;青岛理工大学 4 天的课程,线下授课收费 1600 元,线上授课收费 1000 元。
东部地区一所 “双非” 高校公共数学教研室的副教授则认为,大学里教授高等数学时,老师通常会在开头放慢讲课速度,回顾高中相关知识点,后续教学中也会不断重复巩固。“如果学生一直跟不上,那不是衔接的问题,而是高中基础没打好。” 她所在的学校今年也推出了衔接课程,她坦言,这其中也有学校鼓励学院开展非学历教育的考量。北京化工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郭秋敏也指出,提前学习大学知识并无太大必要,“学得好还是不好,并不在于学得早还是学得晚”,学生在大学里通过正常学习,同样能够掌握好知识。
面对这股高考后暑假的补习热潮,教育专家呼吁家长们保持理性。高考后的暑假,本应是青少年告别高强度应试训练,迎接自主探索的宝贵 “心理过渡期”。过度依赖补习,不仅可能让孩子失去自我规划、自主探索的机会,还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们应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养,让孩子以更从容、自信的姿态迈入大学的校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