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直播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大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了信息传播与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虚假宣传、低俗表演、网络诈骗等直播乱象频发,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扰乱了网络秩序。对此,网警部门果断出击,通过 “线上监测 + 线下打击” 双管齐下的方式,全力整治直播乱象,为网络空间注入清朗之风。
线上监测是网警治理直播乱象的 “千里眼”。网警部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各大直播平台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精准捕捉违法违规线索。针对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网警通过关键词筛查、行为分析等方式,锁定涉嫌违法的直播间和主播,建立动态监管台账。一旦发现主播存在低俗表演、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网警立即通知平台采取停播、封号等措施,将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以海南网警的工作为例,他们发现本地 5 名主播在短视频平台以 “PK” 形式进行低俗直播,通过海南方言表达不良内容,涉及淫秽、低俗言语等行为。海南公安网安部门联合属地网信部门迅速行动,对涉事主播进行约谈,责令整改,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同时,各地网警还畅通线上举报渠道,鼓励网民积极举报直播乱象,形成 “全民监督” 的治理合力。
线下打击是网警治理直播乱象的 “手术刀”。对于线上监测发现的重大违法线索,网警部门迅速展开线下核查,实施精准打击。针对直播诈骗、非法经营等案件,网警成立专案组,深入追查涉案主播、平台运营者及上下游产业链,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榆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打击直播乱象工作中成果显著,2022 - 2024 年期间,全市网安部门办理直播、主播类案件每年均达 51 起,其中刑事案件 2 起,刑事拘留 2 人,行政案件 49 起,涉及行政拘留和罚款处罚。此外,网警还联合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直播平台进行实地检查,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武都区公安局网安大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部分主播存在违规行为后,联合网信办对相关主播开展集中约谈,通报问题并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整改、学习法规、签署承诺书。
双管齐下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直播平台的违法违规内容明显减少,虚假宣传、低俗表演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消费者的维权渠道更加畅通。但治理直播乱象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续发力。未来,网警部门将进一步优化技术监测手段,加大线下打击力度,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同时加强对主播和平台的法治教育,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网警部门双管齐下治理直播乱象,既是维护网民权益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必然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紧密配合,全方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望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安全有序的网络直播环境,让直播行业在健康轨道上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