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员店赛道上,曾被视作山姆最忠实 “学徒” 的盒马,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 —— 全面关停旗下 X 会员店。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零售行业激起层层涟漪。
8 月,盒马旗下最后一家 X 会员店 —— 上海森兰店正式宣布,将于 8 月 31 日结束营业。这一宣告,标志着盒马在会员店领域历经近五年的探索之路,最终画上了句点。在此之前,北京、苏州、南京等地的盒马 X 会员店已陆续停业,如今上海森兰店的谢幕,无疑是给盒马的会员店业务落下了帷幕。
回溯盒马 X 会员店的发展历程,其诞生承载着盒马的雄心壮志。彼时,盒马意图打造一种区别于盒马鲜生的新业态,将目标精准锁定于中产消费群体。在这种战略规划下,X 会员店被列为盒马重点发展的 “一号工程”,从店铺选址、商品选品到运营模式,都借鉴了山姆会员店的成功经验,一度被外界视为山姆在中国市场最有力的挑战者。
但现实却给了盒马沉重一击。尽管在初期,盒马 X 会员店凭借新颖的业态和丰富的商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从商品层面来看,盒马 X 会员店在高品质商品的差异化打造上力不从心。与山姆相比,其全球直采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缺乏独立且成熟的全球采购团队,这使得店内商品在独特性和稀缺性上难以与山姆抗衡。例如,山姆凭借强大的全球供应链,能够引入大量独家、高品质的进口商品,像其经典的 Member's Mark 瑞士卷、MM 坚果等,深受会员喜爱,而盒马 X 会员店在类似商品的供应上,要么品类有限,要么在品质口感上存在差距。
在运营成本与收益方面,盒马 X 会员店同样面临困境。为了维持门店的运营以及吸引消费者,其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然而,由于在商品特色和服务体验上未能形成足够强的竞争力,会员转化率和复购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简单来说,投入大量资源吸引来的顾客,很多并未转化为长期稳定的会员,这让盒马 X 会员店的盈利变得异常艰难。
与此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给盒马 X 会员店带来了挑战。近年来,会员制超市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除了山姆、Costco 等外资巨头不断扩张,本土的永辉、大润发等传统商超也纷纷入局会员店领域,推出自己的会员店品牌。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盒马 X 会员店未能找准自身独特的定位,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对会员店业务的持续亏损与发展瓶颈,盒马不得不做出壮士断腕的决定。今年,盒马明确表示战略重点将转向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业态。据透露,在新的财年,盒马计划新开近 100 家盒马鲜生店。这一战略转向,意味着盒马将回归其更擅长的生鲜零售赛道,通过强化盒马鲜生的优势,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对于盒马 X 会员店的会员们来说,门店的关闭无疑带来了诸多不便。不过,盒马方面承诺,X 会员可继续享受会员权益和服务,同时将升级相关线上服务,以满足会员的需求。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会员表示遗憾,一位长期在盒马 X 会员店购物的消费者感叹道:“以前很喜欢来这里购物,商品种类多,品质也还不错,现在关闭了,以后购物又得重新找地方了。”
盒马 X 会员店的关停,也引发了业内对于会员制超市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深刻思考。会员制超市的成功,并非简单地复制他人模式就能实现,需要在商品差异化、供应链建设、服务体验等多方面形成独特优势。在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会员制超市如何精准定位、创新发展,将成为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