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 >

新疆兵团二师:社区幸福“三原色”亮了

时间:2025-07-30   来源:兵团二师融媒号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四团振兴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引擎驱动社区治理创新,在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让居民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红色领航 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近日,振兴社区党员网格员熊海燕的电动车准时停在四季广场,她摘下头盔,翻开边角磨得发旧的民情记录本,最新一页写着“王大爷反映楼道灯不亮,张姐家下水道有异味……”这些用荧光笔标出的问题,都是为今晚“周三夜话”活动准备的素材。

四季广场的凉亭里,居民已三三两两聚拢。熊海燕利索地连接好移动电视,特意把音响朝向听力不好的居民常坐的位置。“救命啊……”当电视里的呼救声响起时,她注意到人群中的孩子们齐刷刷地坐直了身体……此次“周三夜话”活动以暑期防溺水安全宣传片拉开了序幕。

<svg viewBox="0 0 1024 1024" version="1.1"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style="width: 1em; height: 1em; vertical-align: middle; fill: currentcolor;"></svg>常盛梅在“周三夜话”活动中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叶云清 摄)

二十四团振兴社区管辖着5个小区1.8平方公里的4096名常住人口,社区通过“周三夜话”活动一边收集职工群众意见建议,一边解决困难诉求,将社区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振兴社区还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把5个小区划分成5个单元网格,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选派了29名优秀青年党员担任网格长,带领着68名党员网格员进驻5个单元网格,全覆盖包联辖区1551户职工群众,形成“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和“网格长+片区长+楼栋长+单元长(联户长)”的三级四长网格管理模式,使“小网格”释放“大能量”,实现社区治理“无空白”。

银发无忧 精绣老年友好“工笔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24年5月,当常盛梅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奖牌挂在社区活动室的光荣栏里时,活动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坐在第一排的熊慧新和谭清元老人相视一笑——这块沉甸甸的奖牌,凝结着社区老人们共同发挥的夕阳余热。

<svg viewBox="0 0 1024 1024" version="1.1"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style="width: 1em; height: 1em; vertical-align: middle; fill: currentcolor;"></svg>熊慧新在开展书法培训。(叶云清 摄)

2022年3月,社区“两委”成员许志鹏在走访时发现,辖区退休干部熊慧新有个“心病”:“孩子们放假就抱着手机看,咱们的传统书法可不能丢呀!”一周后,振兴社区腾出了活动室,熊慧新自告奋勇当起辅导员。之后每年寒暑假,总能看到他带着十几名孩子临摹《兰亭集序》。当年坐都坐不住的小男孩杨光明煦如今已能写一手端正的楷书,孩子奶奶逢人就夸:“熊老师不光教写字,更教孩子们静心做人的道理!”

同时,社区“银龄讲堂”也开讲了,85岁的援巴老兵谭清元指着泛黄的老照片说:“这是1968年我们在喀喇昆仑筑路的场景……”台下居民屏息聆听。3年来,谭清元开展兵团故事宣讲10余场,他说:“只要还能说话,我就要把兵团屯垦戍边的故事讲下去!”

在他们的带动下,振兴社区相继成立鸿雁舞蹈队、老年体协柔力球队、老年体协健身队、老年书法协会4支老年文艺团体,让老年人由观众变为演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以前总觉得自己老了,啥也干不了,现在和大家一起举办书法展览,生活太有意思了!”社区居民金真满脸自豪地说。

振兴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850人,80岁以上老人212人,社区不仅用心为老人打造“精神粮仓”,更在硬件设施上按下了“适老化改造”加速键,为50户75岁以上行动不便老人家庭贴心安装了扶手,对小区115个单元门坡道进行了改造,让老人每一次出行都多一份安全保障。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要让他们老有所养,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常盛梅的话,道出了社区为老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科普惠民 点亮智慧生活

“哇,这个磁悬浮地球仪太神奇了!”振兴社区的科普馆里传来阵阵惊叹声,一群小学生围在一台磁悬浮地球仪前,看着地球仪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旋转,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悬浮在空中。

<svg viewBox="0 0 1024 1024" version="1.1"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style="width: 1em; height: 1em; vertical-align: middle; fill: currentcolor;"></svg>社区科普志愿者在为学生讲解磁悬浮地球仪原理。(资料图)

“这可不是魔术,这是磁悬浮技术!”熊海燕笑着解释道,“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就能让物体悬空。”

如今,振兴社区的科普馆已经成为居民最爱去的地方。每周五的“社区科普日”,总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科技的魅力。正如社区居民牛玉风所说:“以前觉得高科技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2022年,振兴社区筹集了10万元,新建了这座面积60平方米的科普馆,配备了磁悬浮地球仪、手摇交直流发电机、时光隧道等10余台科普仪器和100余册科普书籍。社区每年开展特色科普活动6次,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科普知识。

从红色网格到银发服务再到科普惠民,振兴社区用党建“绣花针”穿起民生“千条线”,绘就了“党旗红、夕阳橙、科技蓝”交相辉映的兵团社区新图景,先后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兵团科普教育基地”“兵团青年文明社区”等多项称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