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河南再添两例爱心捐献者。信阳志愿者邹延跃、洛阳志愿者郭永成分别在郑州、洛阳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两名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他们成为河南省第1552例、1553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邹延跃:辅警的“双重守护”
29岁的邹延跃是信阳市一名派出所辅警。2019年5月,他在单位组织的宣传活动中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今年5月底,当他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能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生命,是我的荣幸。”他说。
工作中,邹延跃以认真负责著称。无论是案件协助、社区警务还是反诈宣传,他总是冲在一线。同事评价他“把群众当亲人”,而他则将这份责任感延续到了捐献中。7月23日,信阳市红十字会为他举办欢送仪式,邹延跃坦言:“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救人一命是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事情。”
郭永成:熊猫血志愿者的生命承诺
40岁的郭永成是稀有的Rh阴性血(“熊猫血”)捐献者,2016年5月,他在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同事王立伟2021年捐献过,现在一切正常,这让我更坚定了决心。”今年3月配型成功后,尽管正值工作调动交接期,他仍全力配合各项准备工作。
“能帮助别人,还是救命的事,就全力以赴去做。这是患者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郭永成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救人一命,无损健康”的科学理念,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捐献队伍。
生命接力的河南温度
河南省红十字会自2003年1月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目前有16.92余万名志愿者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志愿者,实现成功造血干细胞捐献1551例。但目前中华骨髓库数据仍然不能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河南省红十字会呼吁18-45周岁的健康公民踊跃加入志愿者捐献行列,用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记者佑龙 雷静